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只能说我写出好作品从来都是电光石火间的灵感:写《昼梦兰阴》是在某天忽然想起了四月阴雨的兰溪,而写这首歌则是在国博建窑展上看到了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还记得我去国博那天人不算很多,在建窑展空旷的大厅正对面便挂着落款为范仲淹后人写的这幅作品。“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诗连同一些微薄的乡愁长久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直到12月份我开始写有关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硕士论文开题,我终于下定决心要把这首歌做出来。
2023年的秋天我在故宫看《茶出中国》展览,深深记住了茶拆开便是“人在草木间”的那块展牌;再往前推,是9月份国博安溪历史文化展的青绿色展厅。毕业论文定的方向是国家公园,导说既然你是福建人就先从武夷山开始做吧——然后我就在工位上习以为常地泡一杯武夷岩茶,写武夷山的开题,就这样生发淡淡的思乡之情。
来北京这么多年,早就过了归心似箭的阶段,就像我和茶的缘分一样,“明年倘忆吾乡茗,谷雨前朝赴龙井”,所以这首歌虽然主题是茶与乡愁,但希冀表达的并非“月是故乡明”的热切,而应当如茶一般,淡而有味,余韵悠长。此外(说来惭愧),我至今还没有去过武夷山,所以在作词作曲的过程中采用了和昼梦兰阴不同的方式,避开了以往本人写史同曲/地皮曲的惯用手段,从“我”的视角出发来描绘我的感受。范仲淹没去过岳阳楼都能写岳阳楼,我写写武夷山怎么了!
此外和以前不同的是,这首歌的标题是一开始就毫无悬念定好的——“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是我过去数次看茶展的时候脑海中始终浮现的诗句。虽然如今已非建安,此“京师”也非彼“京师”,然而每年春天收到父母寄的武夷岩茶,可不就是和这首诗遥相呼应吗……!
建安三千里
作曲/编曲/作词:某鱼
演唱:乐正龙牙
岁岁天地聚英华[1]
年年人间事春茶[2]
甘香一味是饮罢客思家[3]
[1]欧阳修《尝新茶呈圣俞》:“乃知此为最灵物,宜其独得天地之英华。”
[2]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我真的服了写完才发现在词里塞了我过世产品,搞过宋人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3]蔡襄《和诗送茶寄孙之翰》:“衰病万缘皆绝虑,甘香一味未忘情。”
晓看红湿 新雷催遍
惊破人间春时节
瓯中浮沉天光山色远
翻作数载东南别[4]
一人一盏 一掬乡叶
便敢端坐自许鸿渐
又记何年峰前雨飞来入梦
梦里故园草木间[5]
[4]主歌没有用太多典故,主要是想铺垫一下气氛!“晓看红湿”到“东南别”这一段描写的是每年春天坐动车去北京时候的感受——从福州出发,动车穿过闽赣交界的丘陵,窗外是武夷山脉岭间连绵的阴云,窗边放着出发前家人装满的一杯岩茶。如果非要说的话,其实偷偷化用了苏轼的那句“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不过刚好用的是相反的意思……
[5]这段的灵感是来自于去年在故宫看茶展时,牌子上写着的那个“人在草木间”。茶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的意象真的太喜欢了!另外,“便敢端坐自许鸿渐”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点点揶揄,毕竟其实每天只是在泡家里寄过来的茶,基本不能说得上懂茶。
缀玉含珠纷纷摘作绿尘碾[6]
(年腊尽 春欲动 嬉笑穿云来)
(泉味甘 器色洁 洒扫且相待)
兔毫紫瓯泠泠翠涛试香雪[7]
(鸟尚眠 兽未醒 三月冰初开)
(撷新芽 亦可浮白)
[6]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7]蔡襄《北苑十咏·试茶》:“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看得出来太喜欢《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了所以拼命用,毕竟这首诗也是我写这首歌的最初开端了!
踏过婺州崒岩雉城月
汉江渺渺仙迹绝
盘越国尝新叶
重岭万阙
却道春似武夷间
茫茫苏溪舟忆兰溪夜
何味愁肠最堪解
建安千里 遥寄山海赴此约[8]
[8]这段包含了很多个人经历:
“婺州”——金华,婺州举岩茶是宋代的贡茶;
“雉城”——长兴,陆羽在此创作《茶经》,长兴县对《茶经》的宣传也一度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在别的酒店都往桌上放成功人士小册子时,长兴县放的是《茶经》……
“汉江渺渺”——天门,陆羽的故乡。写这句除了因为特别喜欢《茶仙》这首歌里“潋潋泉老 江汉漫漫”这句词外,还因为我在天门其实只待了半天多一点,所以说“仙迹绝”也正常(不是)
不用竟陵是因为《茶仙》的词真的太好了不想在这里碰瓷,以及题外话真的太喜欢“渐宜茶时节 竟陵城江上月”和“月上江城岭 竟皆是茶宜煎”这两句了,到底怎么样才能写出这样的牛逼词谁能教我
“盘越国”——腾冲,在腾冲的高黎贡山茶博馆喝到了非常高级的普洱;
“苏溪舟忆兰溪夜”——苏溪镇是义乌的名镇(算是?),兰溪毛峰也是出名的茶。因为很喜欢那句“苏溪茶点建溪春”所以写了这句,此外义乌和兰溪我也都去过!
列举出这些就是想表达虽然去过很多产茶/和茶有渊源的地方,也尝过了不同味道的茶,但是“未抵家园气味长”。
山水遥遥 草木切切
又得一年春时节
携来鼠须栗尾澄心纸
润笔九曲小石泉[9]
一盏喉润 两盏风生
三盏尽枯肠不知言[10]
诸客往来尝尽东南春滋味
漫漫乡心共明月
[9]《宋稗类钞》:“蔡君谟为欧阳文忠书《集古录》目序刻石,其字尤精劲,为世所珍。文忠以鼠须栗尾笔、铜绿笔格、大小龙茶、惠山泉等物为润笔,君谟大笑,以为太清而不俗。”梅尧臣《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是时颇叙此本末,遂号澄心堂纸诗。”
[10]来源于卢仝著名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范仲淹也在诗里写道:“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风炉竹几缓缓付与龙团煎[11]
(共煮石 共把盏 习习清风来)
(摘春芽 识黄叶 仙人从古栽)
铜瓶细酌悠悠甘味啜清泉[12]
(访洞天 寻白鹿 听棹歌欸乃)
(十分景 遥挹入怀)
[11]胡应麟《詹东图有茶癖即所居为醉茶轩自言一饮辄可数百杯书来索诗戏成短歌寄赠》:“风炉竹几罗庭除,大铛贮月来中厨。”
[12]胡应麟《詹东图有茶癖即所居为醉茶轩自言一饮辄可数百杯书来索诗戏成短歌寄赠》:“吾闻陆羽称茶仙,铜瓶细酌中泠泉。”
想着无论如何也要用一下老胡这首诗,所以就在这里塞进去了。吟唱部分后两句其实来源于我写开题时候和朋友吐槽,2024上半年金华山下半年武夷山怎么也飞不出三十六洞天的世界,所以我这一年也算是赛博访了一下洞天吧!
踏过婺州崒岩雉城月
汉江渺渺仙迹绝
盘越国尝新叶
重岭万阙
却道春似武夷间
茫茫苏溪舟忆兰溪夜
何味愁肠最堪解
建安千里 经年岭海赴此约
身过燕山峤岩长山月
巫山武陵亦曾掠
只片刻驻足间
丹青过眼
方知家山最缠绵[13]
来岁京师春信有归燕
且作宛转山下别
建安千里 一味相思寄人间
[13]前半段是重复歌词就不说了!其实本来没想写重复的(以前的歌都无此先例),但是这次的副歌部分节奏慢重复多,如果全部写不一样的词难以记忆也对我的肝不好,所以干脆省了点事。
后面半段副歌的结构和前面类似,也是在写对应的地点,但重心从“走过的产茶地方”变成了“走过的山”,毕竟山也是我乡愁的很大一个环节。
燕山自不必说,在北京都快待满六年了;长山是金华山,更不必说了;巫山和武陵是曾经联合实习在鄂西有所见闻的地方,其实本来还想写在昭通感触很深的乌蒙山,但是总觉得写进去会让人联想起一些凤凰传奇(你对乌蒙山有什么偏见……),以及长江上游的景观其实特别类似,所以就用巫山代替了。
最后一句心满意足地用上了我喜欢的龚自珍诗:“浙东虽秀太轻孱,北地雄奇或犷顽。踏遍中华窥两戎,无双毕竟是家山。”